首页> 资讯
资讯

苏州大学“乡音颂红·美育薪传”实践团走进滕州汉画像石馆


2025-08-07  点击: 0


 8月7日,苏州大学音乐学院“乡音颂红·美育薪传”实践团走进滕州市汉画像石馆。青年学子通过参观展陈、体验汉画拓印等方式,近距离感受汉画像石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厚度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她们仔细观看展品,并结合馆内的文字与影像介绍,系统了解了画像石的历史背景、主要题材和雕刻工艺。从车马出行到农耕劳作,从祭祀礼仪到孝义故事,一幅幅图像生动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社会图景。实践团成员们仿佛跨越了历史的长河,看见了汉代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。

image    image

 

 更令实践团成员们惊喜的是,馆内部分汉画像石与音乐息息相关。在细致的讲解中,他们发现有些石刻描绘了古代乐舞的场景:有人击鼓奏乐,有人伴舞而歌,画面生动热烈。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,队员们主动从专业视角出发,了解古代乐器的形制与功能,并将其与今天的音乐美育相联系。他们说,这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参观,更是一次“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”。石刻中的乐声虽已静止,但其精神内涵依旧鲜活。青年们在其中感受到音乐的传承力量,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递文化与艺术的责任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对汉代文化的理解,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性。

image  image

 

 在馆内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实践团成员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拓印体验。看似简单的工艺,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其复杂与讲究的过程:裁纸、喷润、敲打、上墨……每一步都需要细心与耐心。青年们分工合作,有的认真固定纸张,有的小心刷墨,随着墨色均匀渗入石纹,一幅幅拓片逐渐显现。亲手完成的作品虽不完美,却让大家兴奋不已。通过这一过程,学生们不仅观察到了汉画像石雕刻的细节,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工艺背后的严谨与智慧。一名队员说:“原来古人把文化记忆留在石头里,而我们能用双手把它拓印出来,真的很神奇。”这场实践让理论与操作结合,让古老技艺在青年心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。

image  image

 

在石刻的纹理中,青年们触摸历史的厚重;在拓片的墨色里,他们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。滕州市汉画像石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将继续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研学项目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!




上一篇:典藏毫厘竞匠心 做好文物守护人


下一篇:匠心永续——山东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